內蒙古居延遺址出土文物展在福州市舉辦
本網訊(記者 張鑫 通訊員 王筱瑜 特日格勒)3月19日,福州市博物館迎來一場跨越2000公里的文化對話。
由內蒙古阿拉善盟宣傳部與福建省福州市文物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北疆文化神州行——內蒙古居延遺址出土文物展”開幕式暨文旅推介會在福州市博物館舉辦。
此次展覽持續(xù)至4月30日,共展出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院、阿拉善博物館、額濟納旗文物保護中心收藏的300余件(套)居延遺址出土文物,通過居延遺址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展示內蒙古阿拉善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生動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福州市市民、游客拍照留念
此次文物展吸引了福州市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大家紛紛走進福州市博物館,一睹居延遺址出土文物的獨特魅力。
參觀者戴健楓說:“我對內蒙古的歷史文化一直很感興趣,這次通過近距離觀看居延漢簡、黑城文書、西夏瓷器等文物,直觀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展覽應該多舉辦,讓更多人了解內蒙古阿拉善的文化瑰寶。”
開幕式上,福州市博物館與阿拉善博物館正式簽署了共建基地協議,雙方將在展覽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多個方面展開文化合作,共同探索博物館發(fā)展的新路徑、新模式。
阿拉善博物館館長張震州表示,共建基地簽約是阿拉善博物館積極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將深耕合作平臺,把阿拉善獨特的歷史文化推廣到更廣泛的地區(qū),讓更多人了解北疆文化的豐富內涵。
在文旅推介會上,阿拉善盟重點推介了阿拉善“沙漠歡樂世界”旅游度假區(qū)等17項文旅領域招商引資項目。福州市現場展示了三坊七巷、鼓山、馬尾船政文化等著名景點。
阿拉善盟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璐說:“本次展覽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傳遞居延文化內涵,共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實踐,‘北疆文化神州行——內蒙古居延遺址出土文物展’的首站走進福州市,也是阿拉善與“有福之州”共同譜寫新時代沙海協作文化篇章的重要之舉。”